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业务操作指引/孟凡胜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3 18:37:42  浏览:950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业务操作指引

(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中经律师事务所 孟凡胜

注:本人从事土地法律研究多年,代理了很多有关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案件,特把经验加以总结,供律师和其他朋友参考使用,有何意见,请发电子邮件到:mfslawyer@163.com.本人将不胜感激。
目 录

概述: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
第一章 一 般 规 定 3
第二章 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业务操作指引 6
第三章 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协议出让业务操作指引 10
第四章 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业务操作指引 11
第五章 律师办理国有土地租赁业务操作指引 15
第六章 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业务操作指引 18

概述: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土地是最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土地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我国逐渐消灭了土地私有制,形成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种土地所有权制度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基本建立,并最终通过1982年12月4日修订的《宪法》第10条得到我国基本法律的肯定。1982年12月4日修订的《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改革开放以前,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主要实行国有土地的无偿划拨使用制度,即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将国有土地交给各公有制经济单位无偿、无期限、无转让的使用,这种土地使用权形式至今仍在一定范围内适用。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经济模式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境内出现。由于外商投资企业是具有私有性和营利性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利益主体,因此,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用地不能够继续沿用无偿划拨方式,出现了有偿提供场地使用权的市场方式,我国政府开始向外商投资企业收取场地使用费。1979年7月1日颁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5条第3款规定:“中国合资者的投资可包括为合资企业经营期间提供的场地使用权。如果场地使用权未作为中国投资者投资的一部分,合资企业应向中国政府交纳使用费”。这里的“场地使用权”就是一种土地使用权。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由此而开始。
1988年4月12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2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土地使用权制度以宪法形式被肯定下来,其后的《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了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权法》将通过出让和划拨途径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定名为“建设用地使用权”。至此,建设用地使用权得到我国基本法律的明确肯定。
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权利人对其建造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拥有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具有以下特点:①主体的广泛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相当广泛,国家机关、公益事业单位、法人、非法人组织以及自然人,都可以依法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成为建设用地使用权人。②客体的特定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必须设立在国有建设用地上。农民所有的建设用地以及农用地上不能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③期限的确定性。主要是指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有明确的法定存续期限。依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的规定,居住用地使用期限为70年,工业用地使用期限为50年,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用地使用期限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使用期限为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使用期限为50年。④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一般是有偿的,而且要采取一定的公开竞价方式取得。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以前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再转让的,必须改为有偿出让的方式。⑤可转让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依法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
在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之外,我国还存在着国有土地租赁制度。国有土地租赁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出租给用地者使用,由使用者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国有土地租赁属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形式之一,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式的补充。我国国有土地租赁制度于1993年开始试点,最早的规范性文件是《关于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试点企业土地资产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1993]国土[籍]字第167号)。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具有以下特点:①权利的标的是国有土地,而且是建设用地;②承租人需要和出租人签订租赁合同,租赁合同是承租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依据;③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必须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且租赁期限依据合同的约定,长短不同;④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需要登记;⑤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具有一定的可转让性,承租人可以依法转让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目前国有土地租赁,主要适用于将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出租、企业改制以及其他改变土地用途后依法应当有偿使用的情况。
在划拨、出让和租赁等使用国有建设用地的形式之外,还存在着外商投资企业交纳土地使用费(场地使用费)、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授权经营等方式而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形式。但这些形式不是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主要形式,适用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所占比重很小。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这些形式最终都会统一到有偿出让的形式中来。有鉴于此,下文没有对这三种取得方式的具体操作规程进行详细的论述,可以参照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操作规程进行。
第一章 一 般 规 定
1.制定目的和依据
为了规范和指导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土地一级市场)法律业务,提高律师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依据我国现行有关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指引。

2.概念界定
2.1 建设用地使用权,原称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国家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2.2 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一定年限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让给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2.3 协议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协议方式将一定年限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2.4 招标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招标公告,邀请特定或者不特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加建设用地使用权投标,根据投标结果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行为。
2.5 拍卖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拍卖公告,由竞买人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进行公开竞价,根据出价结果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行为。
2.6 挂牌出让建设用地使用权,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布挂牌公告,按公告规定的期限将拟出让宗地的交易条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场所挂牌公布,接受竞买人的报价申请并更新挂牌价格,根据挂牌期限截止时的出价结果或者现场竞价结果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行为。
2.7 出让方案是指,在土地出让过程中,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拟定的,供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批供地和报有权批准出让土地的各级人民政府审批供地的供地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拟出让地块的空间范围、用途、年限、出让方式、供地时间和其他条件等。

3.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业务的基本原则
3.1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业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2律师应当坚持依法对委托人忠诚负责的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不受任何单位及其他组织或个人的非法干涉,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和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
3.3律师应当努力专研土地法律理论,掌握土地法律法规及政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提高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预防纠纷的产生。
3.4律师执业应当接受国家、社会和当事人的监督。

4.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业务的前提和要求
4.1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业务,应当了解土地市场的基本情况,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注意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具体规定,熟悉行政机关办理相关业务的权限和程序。
4.2律师办理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业务,应根据与委托人签订的委托协议,在委托权限内以委托人的名义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损害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4.3律师在办理业务中得知的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当事人认为有保密必要的其他事项以及其他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依法予以保守秘密。

5. 本指引的适用范围
本操作指引适用于律师从事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的非诉讼法律服务。在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相关的诉讼业务中也可以参考使用。

6 .主要法律依据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起诉被告名字有误,
该生效判决应如何处理

王妙龙 曾春红

2001年5月27日和7月26日,王全平两次到邓罗康开办的商店购买建筑材料,共赊欠货款8588元,并出具了两份欠条,欠条上署名很潦草。经多次催讨无果,邓罗康遂将“王全平”误为“王金平”,于2003年5月26日将“王金平”告上法庭,要求“王金平”偿还欠款。经审理后,法院依法缺席判决“王金平”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付清货款8588元。判决生效后,法院依原告邓罗康的申请,对“王金平”实行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原告称起诉被告的名字有误,应为“王全平”。
在本案的处理过程中,形成了如下三种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应用裁定的形式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将“王金平”纠正为“王全平”,再行执行。理由是:本案起诉被告确有其人,事实认定及适用法律均无错误,只是误将“王全平”写为“王金平”。依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1款第(七)项规定,判决书中的笔误应用裁定的形式补正。故本案只须原告作出笔误的说明,在法院审查属实后,裁定补正笔误,再行执行,这样既保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也大大地节约了诉讼成本。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同时应中止原判决的执行。理由是:由于本案被告有误,依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既然法院已经发现了被告的错误,故应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同时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条规定,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再审的,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作撤销案件处理,终结执行。理由是:本案被告“王金平”不存在,也即“王金平”并不欠原告的货款,与原告不存在权利义务关系,故本案的判决已无实际意义,也不存在被执行的对象,依民事诉讼法第235条第(二)项规定,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人民法院应裁定终结执行。 
笔者认为,处理本案的关键在于认定本案的错误是实体错误还是形式错误。如为实体错误,包括事实认定错误和适用法律错误,则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本案被告王全平欠原告货款属实,有王全平出具的欠条为证,欠条上署名为“王全平”,只是字迹太潦草,原告才将被告“王全平”的名字误认为“王金平”,而且被告的家庭住址也没有错误,可见“王全平”与“王金平”实为同一人,法院依认定的事实依法判决被告还款亦无不当。既然本案不存在实体错误,那么不宜启动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201条规定,按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或提审的案件,由再审或提审的人民法院在作出新的判决、裁定中确定是否撤销、改变或者维持原判决、裁定,由于不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也就无从谈撤销案件,终止执行。
如上分析,本案不属于实体错误,那么是否就可适用裁定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呢?首先我们须明白何为“判决书中的笔误”。笔者认为,所谓“判决书中的笔误”,是指在判决书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以及判决结果均不存在错误的前提下,因承办法官在制作判决书时,因疏忽大意或其他的原因而导致个别字的错误,该错误不影响案件的处理结果。本案虽因原告的过失导致被告的名字有误,从而直接导致判决书被告的名字错误,但亦应属“判决书中的笔误”。虽然该判决书已生效,但法官仍可依法用裁定的形式进行补正,因为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中的判决书须生效,而且法院裁定亦具有法律效力。
综上,无论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还是从司法效率考虑,笔者认为第一种意见较为妥当。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县人民法院


北海市处置闲置土地暂行规定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政府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处置闲置土地暂行规定的通知

北政发〔2002〕67号


市辖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现将《北海市处置闲置土地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北海市处置闲置土地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处置闲置土地,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5号)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北海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北海市市辖区,合浦县参照执行。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闲置土地,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工开发建设的建设用地。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土地:
(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建设用地批准证书未规定动工开发建设日期,自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生效或者建设用地批准证书颁发之日起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
(二)已动工开发建设但建设的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总面积不足三分之一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且未经批准中止建设连续满一年的;
(三)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 闲置土地分区域、分阶段实施处置,具体处置方式主要有:以土地托管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收取闲置费、延长开发建设时间、调整置换土地、依法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等。
第五条 自本规定实施之日起,闲置土地使用权不得转让。
第六条 本规定所指的土地托管是指土地使用权人与市国土资源局签订土地交还协议,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将其原已拥有的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权交还给市政府,由市国土资源局颁发托管凭证,从而使土地使用权人拥有的土地使用权益与具体地块分离,今后原土地使用者需要使用土地时,依照土地交还协议的约定,由市政府提供与其托管土地价值相等的土地。托管凭证可以换名变更,也可以抵偿债务。
第七条 北海市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将收回的闲置土地纳入土地储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要求,重新确定土地的用途和使用条件,根据市场需求依法供地。
第八条 北海市土地储备委员会,负责决策闲置土地处置及储备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市国土资源局负责闲置土地处置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二章 闲置土地处置

第九条 依法认定的闲置土地,市国土资源局拟定该宗闲置土地处置方案时,应通知土地使用者(闲置土地若依法设立抵押权的,应通知抵押权人参与处置方案拟定),处置方案报经市土地储备委员会审定后予以公告。
第十条 本规定将北海市市区闲置土地分成三类区域:
一类区域,是指北海大道(昆明路口至南珠大道路口段)、北部湾路(昆明路口至南珠大道路口段)、广东路(北海大道路口至疏港大道路口段)、四川路(北海大道路口至金海岸大道路口段)、贵州路(北海大道路口至重庆路口段)、云南路(北海大道路口至疏港大道路口段)、西藏路(北海大道路口至疏港大道路口段)、南珠大道(亚叉岭至北海大道路口段)、环海路(银滩三号路口至银滩公园大门口段)、站北路及北京路等11个路段两侧的临街临路宗地,广东路以西、浙江路以北、四川路以东和北海大道以南所合围的区域,南珠大道以西、北海大道以北、西藏路以东、北至海岸线所合围的区域,以及其他已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块和市政府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列为重点开发的区域。
二类区域,是指华侨投资开发区及其他享受成片开发待遇的用地(属于一类区域的除外)。
三类区域,是指除一、二类区域以外的建设用地。
第十一条 位于一类区域的闲置土地,超过批准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按每平方米2-5元征收土地闲置费,逾期不交纳的,以土地折价抵交;满二年未动工建设的,除了因不可抗力或者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需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之外,按以下程序处理:
自市国土资源局向被确认为闲置土地的使用者发出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有意向开发的,须向市国土资源局提交开发建设的书面申请,若项目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且资金落实的,应予准许,并与市国土资源局签订土地开发协议,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补充,延长动工开发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延长期内按每平方米2-5元征收土地闲置费,一年内投资额应达到总投资额的25%以上;无意向开发和项目不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须向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土地托管。
土地使用者逾期未提交土地开发申请,又不申请土地托管的,或未按已签订的土地开发协议开发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
第十二条 位于二类区域的闲置土地,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置:
(一)已交清地价款、办完用地手续、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按一类区域的处置规定和程序处置;未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按三类区域的闲置土地处置规定和程序处置;
(二)未交清地价款的,按已交纳地价款数额计价划地处理后,按本条(一)项规定处置。
第十三条 位于三类区域的闲置土地,自具备开发条件之日起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按每平方米2-5元征收土地闲置费,拒不交纳的,以地折价抵交;满二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的,按一类区域闲置土地的有关规定处置。未具备开发条件 ,按以下程序处置:
(一)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登报通告或书面通知闲置土地使用权人,办理缴交闲置费或土地托管手续;
(二)有意向开发建设的土地使用者,应在被告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市国土资源局提交开发建设的书面申请,可利用原土地开发,也可申请调整置换土地位置。若项目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资金落实的,应予准许,并与市国土资源局签订用地开发协议,作为土地出让合同的补充,延长动工开发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一年内投资额应达到总投资额的25%以上。
第十四条 已签订分期付款合同未交清地价款的闲置土地,在本规定实施之日起一个月内补交地价款后,按所在区域的闲置土地处置规定和程序处置;无能力交清地价款的,按已交纳地价款数额计价划地处理后,按所在区域的闲置土地处置规定和程序处置。
第十五条 土地托管具体按照《北海市闲置土地托管暂行办法》办理。
第十六条 闲置土地经法院、税务查封且超过审判结案规定期限的,按其所在区域的闲置土地处置规定和程序处置;未超过审判结案规定期限的,可由原查封单位配合市国土资源局把已查封的土地使用权转换成查封托管凭证。闲置土地已依法抵押的,可将押土地使用权转换为押托管凭证。对经司法程序判决作为抵债物清偿给债权人的闲置土地,由债权人向市国土资源局申请托管。
第十七条 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和以土地托管有偿收回土地使用权,都须由市国土资源局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公告后,再下达《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书》,终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注销土地登记和土地证书。

第三章 闲置土地利用

第十八条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优先使用闲置土地。
第十九条 市政府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统一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按照规划的要求先进行前期开发,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招标拍卖向市场供地。属政府重点扶持的项目用地,供地方式由市土地储备委员会确定后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 以土地托管收回的闲置土地再出让时,土地托管凭证的原始持有人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以托管凭证换取等价的土地使用权,但必须支付该幅土地从收回到再出让所发生的费用,其他以土地托管凭证支付土地出让价的土地使用权受让人须以货币支付40%的土地出让价。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阻碍、围攻、谩骂、威胁、殴打国土资源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违反本规定、擅自批用储备土地或挪用土地发展资金,或擅自减免地价款以及违反采取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六十天内,依法向北海市人民政府或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于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和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理决定的,若须采取强制措施,由市国土资源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实施前市政府颁布执行的有关土地管理规定,凡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